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1月, 2019的文章

無形之形. 時間宮 — 陳佩歆「蔓出框外」

新增說明文字 陳佩歆,《天鵝湖邊時》,壓克力、畫布,88 x 175 cm,2017。 無形之形. 時間宮 — 陳佩歆「蔓出框外」 文|凃倚佩  圖|陳佩歆 「有時肉層擠壓變形產生皺摺,有時肉塊蛻變液化穿透身體,每每從肉線聚集堆疊,直到構圖的聚散迴旋,始終偏離軀殼的中軸線,不真實地串流在畫布上,是等待瞬間易形的姿態。」— 陳佩歆 「無形之形」是陳佩歆作品給予我們的重大啟發,在有限的現實條件當中不斷將創作的意志力推逼到極限,使原本不可能感受或捕捉的「非人」的視角與動力學在我們眼前迸現。以《天鵝湖邊時》一作為例,整幅作品像是海嘯捲起的瞬間被凍結在88x175公分的畫框當中,若將畫面分成三等份,似乎可以觀察到有一股由左至右的力量逐漸推衍著畫作成形,若將視線落在整個畫面的最高點,我們便可感覺到整個作品從醞釀—留白—爆發的時間過程。但是,這股力道並非此作唯一的一股力道,實際上,四面八方都佈滿著不定向的作用力,例如再從左下角約0.5公分處往右切一矩形區塊,似乎又可看見一股矛盾的反作用力如能量蓄積中的海浪等待與之交鋒。 「交鋒」是兩股相反的力量正面對迎的一瞬間,在這一瞬間,我們可以看見兩股力量對撞後所造成的擠壓、扭曲、聚集、流竄、堆疊、消解、重構的變形,在一瞬間變幻萬千的造形,便是陳佩歆所欲召喚的「瞬間易形」,一連串高速流轉、無所遁形又即刻結晶的連續瞬間,彷彿巧妙地在作品中凝結了下來,作品猶如一個孔洞,重點不在這個二維的平面上我們看見了如肉塊、海浪、藤蔓般的線條所集合而成的抽象圖案意味著什麼,而是在定睛凝視與跟隨創作者的意志流動的過程當中,逐漸弛放感官任一股隱隱然牽動著我們的力量從各點湧生穿透畫布而馳騁於另一個高度幻變的思想平面。 佩歆作品最特殊之處在於蔓延出畫作又包含畫作的空間限地製作,我們如何理解此種畫中有畫的作品樣態?若以時間的摸索而非畫布的框架來思考佩歆的創作觀念,她在發展出現前這一系列的創作其實有其逐步探索的演變。早期台中黑白切畫廊曾試圖以《06:61》為名來表現一種「不存在的時間,《06:61》座落在夢醒和睡夢之間、白天與清晨的界線;這期間也曾受邀至安平老街的街屋進行大塊牆面的塗鴉,或者慢慢發展出畫布與塗鴉分離的現地製作,如今呈顯畫布就在線條的流轉當中,意味著與變化有關的創作觀已跳脫媒材的限制,佩歆更專注在不可見的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