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2月, 2021的文章

心靈考現學:記《潛存說 — 那些不會時刻為我們所察覺的》

  王德瑜,《No. 102》作品局部。攝影/凃倚佩 王德瑜的「觸」、劉文瑄的「觀」、王榆鈞的「聲」構築一次與自己的靈魂「重逢」的契機,「微知覺」的殊異在此被彰顯,此類隱沒於日常,時常被忽略的微小知覺、意識或感覺,實際上並不能囿於「微」的字面意義,它難以察覺且相對於可把握的已知所呈顯的無方向性、無中心、混沌⋯⋯,也許剎那間會令人因失去方向感、無法從經驗調度可供理解的線索而感到驚慌失措,但這也正是「潛存說」的珍貴之處:身處展場,感覺到語言臨其極限,面對「那些不會時刻為我們察覺」者的不斷湧生,經歷一次深度的心靈考現學。陌異似乎並非如已往認知般地全然陌生,將我們震碎的感覺時時刻刻衝擊著自己,那些衝擊不來自其他,實際上來自久違的自己。 全文發表於「medium」(2021/12/26): https://medium.com/@dominiquetu/%E5%BF%83%E9%9D%88%E8%80%83%E7%8F%BE%E5%AD%B8-%E8%A8%98-%E6%BD%9B%E5%AD%98%E8%AA%AA-%E9%82%A3%E4%BA%9B%E4%B8%8D%E6%9C%83%E6%99%82%E5%88%BB%E7%82%BA%E6%88%91%E5%80%91%E6%89%80%E5%AF%9F%E8%A6%BA%E7%9A%84-7dc5c4a7144e

貝葉・霧靄・降靈會:彭思錡《微軀》之思想布置

彭思錡,《取水》(局部),2021。(彭思錡版權所有)  面對彭思錡的《微軀》,我們恐怕不能僅將「微軀」二字直接等同於她如貝葉、霧靄的作品表象,因為這些表面上的細小、脆弱、纖薄,實際上有著足以撼動整座宇宙的暴力。筆者認為這裡的「微軀」更直接地說,應是指涉某種使思想得以「擁有一具身體」的意涵。換句話說,究竟彭思錡透過這些通透著冰、晶、花、雪質地的作品所欲辯證者直指為何? 全文請見:https://aofa.tw/?p=4478  (2021/12/22刊登於「觀察者藝術田野檔案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