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如驚濤拍岸碎浪成花,如風雨入竹林 — 越後妻有行續




美人林茶會 攝影|凃倚佩



茶室裡的每一樣事物的實際尺寸,恰與其重要性的程度成反比。
李歐納.科仁(Leonard Koren),《Wabi-Sabi》,頁65[1]


I

抵達越後妻有的第一天,因網路訂房的延遲,僅能在附近的土市住一晚。土市離十日町僅一站,晚間八點多出站,除了計程車引擎的發動聲,全區沉默。一輛車頂有盞小月亮的計程車前來,客人這邊的車門自動打開,駕駛是位戴著黑框眼鏡的斯文先生,俐落地安置好行李,瞭解地點後旋即動,熟門熟路地穿梭在黑暗當中,我們以簡單的英語對談,親切的關心在空氣中流動。

下榻的旅館就在「松濤壽司」對面,我們在壽司亭下研究宵夜的菜單,飢腸轆轆。不久屋主回來了,熱情地領我們進入小屋,偌大的榻榻米房間,千羽鶴織錦紋樣、筒型織車,小巧茶具,按耐心中的雀躍道謝,往榻榻米一躺,吸一口藺草的香味。不久房東告訴我們松濤壽司願意特別延長營業時間,立即動身,也等待家郁的到來。

家庭式的壽司亭熱情地接待我們這組遠客,經驗老道的爺爺雙手摩挲準備替我們上菜,阿姨送來兩碗熱熱的麥茶,店主小哥以英語向我們仔細解釋菜單。新鮮刺身、手捏壽司、燒烤松阪豬配上一口清爽的啤酒。此時,家郁拉著行李抵達,三人舉杯,為即將登場的越後妻有之旅乾杯。隔天清晨,天空微魚肚白,一位少婦似乎在更早之時即起身準備全家早餐,隔著廚房的小窗彷彿還能看見味噌湯在爐上烹煮,幾隻白頭翁站立鳥踏。昨晚雖見公寓一樓停滿車位,理髮店的三色燈管照常旋轉,白天的市區卻也靜悄寂寥;幾米《記憶信箱》恰巧就在土士車站邊,接待人員精神飽滿地向觀眾介紹來自臺灣的插畫家作品。公車上,爺爺、奶奶、小學生各自靜謐端坐,沿途也有身著制服的中學學子蜂擁而上。我們在一個錯的地方下車,卻抵達了對的目的地。

等候伊珊從十日町車站來會合之前,我和家郁在越後妻有交流館誤打誤撞地買到了官方版護照,而且交流館隔壁居然就是越後妻有整場展覽的中心點——里山現代美術館。接到伊珊電話之後,直接搭計程車到原田屋會合,沒想到竟轉個彎就到了。迎接我們的是原田屋的爺爺、媽媽和兒子,家庭式的旅館有著氣派的門面,但一進入玄關、換上準備好的拖鞋,映入眼簾的全是家族成員的照片,我們似乎也在這一瞬間獲邀進入他們的生命。這時清瘦的爸爸也步出工作室迎接我們。

名為「雪」的房間裡,整齊摺疊的三張被褥、小盤中的羊羹、水果糖、冰箱中的三大壺麥茶⋯⋯還有折成星型的浴衣腰巾,藉由布料本身的彈力,拆開第一折後,旋即整條啵!」地一聲整條瀉成一線[ac1] ,此舉省去大費周章的纏繞,十分便利客人使用。原田屋媽媽每日在我們進房前為我們預先打開房中冷氣,讓我們誤以為是出門忘記關冷氣,原來都是她的默默款待。真不知每日需要面對魚貫旅客的她,是何時注意到我們的需求。更且,當她發現我發燒不適的那一晚,貼心地不預開冷氣。當時我額頭上正貼退熱貼布,獨自在房內休息,她瞧見,雖然仍忙著上下接待,但可以感覺到她多次在門外徘徊的腳步。當我終於打開門時,她才擔憂地探問:「だいじょうぶか ? (妳還好嗎?)

II

逐一登場的人物之於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猶如《紅樓夢》中的微塵眾之於整部小說。表面上看似與藝術展覽沒有直接關係,卻在每個細節處環環相扣。他們超越言語的心意,略帶害羞、難掩的熱情,都與每一件作品、每一個事件互文。我相信許多書寫者都曾面臨一種「書寫的困難」,難以在有限的篇幅中重現這種深刻的體驗,有時僅能藉由藝術作品本身來試圖攏聚這種來自於當地人們的撼動;又或者在尋覓評論文獻的過程,亦會對功成身退的集體身影感到好奇。這樣的缺憾在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的《符號帝國》(L’Empire des Signes[2]似曾相識、在小泉八雲(Patrick Lafcadio Heran)的《神國日本》(Japan: An Attempt at Interpretation[3]似曾相識;這樣的擔憂在克萊兒.畢莎普(Claire Bishop)的《人造地獄》Artificial Hells: Participatory Art and The Politics of Spectatorship[4]並不陌生,閱讀早川忠典的《神國日本荒謬的決戰生活》[5]亦隱隱然有所思。
      與其說我們書寫大地,毋寧說是透過書寫,大地反過來改變我們。日前拙作〈那嘹亮的聲音在雪夜裡迴盪良久越後妻有記行〉[6],就清楚感受到唯有站在難以描繪的時刻,才能真正開始去碰觸充盈於記憶中,卻不易透過語言表述的獨特經驗。因為大地的尺度予人的衝擊,可能正是一種侘寂(wabi sabi)的美學經驗,稍縱即逝,卻使人難以忘卻。例如大卷伸嗣(Shinji Ohmaki)的《影向之家》,僅以一顆氣泡的充盈、飽滿、上升、漂浮與破碎,就精準地表現出「影向(ようごう)」,神明顯靈之意。

我們亦曾誤認豎立山邊兩座巨大的圓柱雕塑為展覽作品,巧遇在藝術祭當地資訊站工作的台灣好友Irene,她詳細地為我們解說這項土石流工程的智慧,解開我們的疑惑;也介紹了以研究環境地域聞名的藝術家磯行久的《虹吸引水紀念碑》如何將長達280公尺的發電暗渠水的流動和聲音可見化的壯觀手法[7]。臨行前,津南町議會副議長恩田稔先生,還熱情地前來歡迎與合影,雖然僅是短暫相遇,卻能感受到溫暖濃厚的人情味。
行過750公尺清津峽溪谷隧道,踩踏《光洞》(2018)冰寒刺骨的一潭鏡水;波蘭藝術家波爾坦斯基(Christian Boltanski)《最後的教室》(20062018)悶燒的稻草、整排黑鏡與白棺般的死亡意味震懾久久未能散去;產土神之家奶奶們與東京主廚合作烹製的野菜料理;在十日町市區的無人商店淘寶尋得的夫妻筷與祭舞盤⋯⋯。雨下了又停、停了又下,夕陽斜下的黃昏,腳步停駐在播放著爵士樂音的餐廳,僅能容納不到十位客人的空間,主廚拿出一疊翻譯中的厚厚菜單,太太招呼我們進入由和紙巧妙隔開的包廂。精心烹煮的牛排、唐揚炸雞和特別製作的素食料理,再飲一口米清酒,一顆處理得晶瑩剔透,甜如蜜桃,宛如水晶的蕃茄,這道極為簡樸卻保留原味的甜點,為整趟旅程劃下一個完美的句點。
        「三年後再見嗎?」,還車時,送我們蕎麥麵的齋木小姐問道。目送我們的原田屋,全家揮手道別,此景恍似日劇才有;坐上往東京的火車,美人林悠悠遠遠搖曳。「直到所有客人都到齊入座後,除了鐵壺的水沸聲外再也沒有其他聲響,茶室重歸安靜之後,主人才會現身。茶會所用的鐵壺壺底放置有特殊的鐵片,煮水時便會發出美妙而獨特的聲響,宛如天籟,時如水霧彌漫的瀑布低沉的回聲,時如驚濤拍岸碎浪成花,時如風雨入竹林,時如遠山響松濤。」[8] 越後妻有全區光景在心中波光粼粼,溢於言語的感知全數摺疊於一只茶碗之中,變化萬千,碎為星塵。
發表於「觀察者藝文田野資料庫」 : https://aofa.tw/?p=3072 (2018.10)

* 本文為筆者〈那嘹亮的聲音在雪夜裡迴盪良久越後妻有記行〉之續篇,該篇著重於官方巴士松代線作品紀錄,包括川正(Tadashi Kawamata)、李昢(Lee Bul)、大卷伸嗣(Shinji Ohmaki)、理查.狄肯(Richard Deacon)等藝術家作品,詳請見 典藏藝術網2018829日)。文章副標題出自岡倉天心(1906),《茶之書》(The Book of Tea),柴建華譯,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18年。





[1] Leonard Koren著,蔡美淑譯,《Wabi-Sabi:給設計者、生活家的日式美學基礎》,臺北:行人,2011年。
[2] Roland Barthes著,江灝譯,《符號帝國》,臺北:麥田,2016
[3] 小泉八雲著,曹瞱譯,《神國日本》,臺北:新銳文創,2017
[4] Claire Bishop著,林宏濤譯,《人造地獄:參與式藝術與觀看者政治學》,臺北:典藏,2017
[5] 早川忠典著,鳳氣至純平譯,《神國日本荒謬的決戰生活》,臺北:遠足文化,2018
[7] 北川富朗,大地藝術祭執行委員會作;張玲玲、謝晴譯,《大地藝術季越後期有三年展:里山藝術巡禮》,臺北:遠流,2018年,頁128
[8] 此處岡倉天心描繪鐵壺烹水之聲響的變化層次,猶如層層疊疊出另一個感知的時空,深感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蘊含的感受亦然,詳請參考岡倉天心著,柴建華譯,《茶之書》(The Book of Tea),頁67-68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論蔡明亮電影中的女性主義敢曝 — 以《洞》和《天邊一朵雲》為例

http://pic.pimg.tw/bonsaiho/1393482568-1501388327.jpg?v=1393482569 http://www.impawards.com/2007/wayward_cloud_xlg.html 摘要 本論文著重於從女性主義的角度分析馬來西亞籍導演蔡明亮兩部作品《洞》( The Hole )和《天邊一朵雲》( The Wayward Cloud )中的女性主義敢曝。筆者意欲將蔡明亮的作品與相關的電影理論、敢曝理論、視覺理論、精神分析理論,透過分析電影中的場面調度、演員動作與表演、聲音以及攝影機的運動與敘事脈絡的呈現,探討蔡明亮如何在《洞》中以敢曝的歌舞劇表現女性的慾望和強而有力的主體,此強而有力的敢曝女性形象如何顛覆父權社會中的女性形象,後來在《天邊一朵雲》蔡明亮更進一步運用敢曝批判性、性別和色情。在這兩部電影當中,蔡明亮雙管齊下運用縫合效果與疏離效果,一方面將女主角的主動觀視與觀者的觀看縫合,一方面又運用疏離效果打斷觀者的觀看,回到中立的觀看位置,如此既親近又疏離的辨證形式,提供女性觀者更客觀的方式觀看,不受固定意識形態的侷限,召喚女性觀者享受擺盪於主、客體之間多元的觀看快感。 本論文共分為三大章,第一章回顧敢曝理論,並探討歌舞電影與敢曝的關係,第二章應用敢曝的理論檢視《洞》和《天邊一朵雲》,探討蔡明亮如何運用扮裝表現女性千面女郎的形象,並且表現女性充滿力量的慾望主體,再提出蔡明亮如何在《天邊一朵雲》中發揮敢曝的嘲諷與批判特質,顛覆 A 片中的性、性別與色情。第三章先回顧女性觀者的理論,再分析蔡明亮如何運用縫合效果與疏離效果,創造出能夠提供女性觀者擺盪於主、客體之間多元的觀看快感。 關鍵字:蔡明亮、《洞》、《天邊一朵雲》、敢曝、女性主義敢曝、女性觀者、縫合、疏 離效果 Abstract This thesis discusses the representation of feminist camp in Tsai Ming- Liang’s two films — The Hole and The Wayward Cloud from a feminist perspective. This thesis will explor

新美街 戀人絮語:重返葉石濤〈巧克力與玫瑰花〉中的愛情時刻

Roland Barthe. A Lover's Discourse:Fragments .  圖片來源:https://reurl.cc/6aqxOb 「 我當上助教不久的時候,有天進來了一位新助教,是個女的。年紀跟我差不多一樣大,穿著白衣黑裙。那時代的年輕女子很少穿裙子的,多是穿燈籠褲的居多;這是『戰時體制』下的裝束,日本人很有團隊精神,大家雖認為燈籠褲不美觀,會失去女性的嫵媚,但不敢有所異議,照穿不誤。我以為這新來的助教是日本人,也就不太理會。 一來是她講得是一口滿好聽的『奈良腔』日語,二來是她舉止動作非常拘束謹慎,又姓『井原』,怎麼看也不像台灣人。她的臉淺黑,特別是挺拔的鼻子,令人憶起了愛琴海希臘民族的古典性秀美。她真是難得一見的美女,她孅巧的肢體洋溢著羚羊般活潑的氣息。」 ─葉石濤,〈巧克力與玫瑰花〉。           距今 70 多 年的漫漫夏日(註 1 ),每天必到米街(新美街)徘徊的 19 歲少年,為的是偷偷觀察一位住在洋樓裡的神祕少女。她和他年紀差不多,是他任教學校的同事,比起當時為了服膺「戰時體制」而不得不穿著燈籠褲的女孩們,這位白衣黑裙的少女,不但多了分出眾的俏麗,她「奈良腔」的談吐,拘束謹慎的舉止,更凸顯了優雅的日式教養。這位姓「井原」的少女,又有著「猶如愛琴海希臘民族的古典美」,淺黑的肌膚、孅巧的肢體,羚羊般的活潑氣息,這樣的形象深深烙印在少年心中。         為了表達對少女的愛慕,少年在物資匱乏的戰後年代,將珍藏的唱片拿到日本空軍基地向飛行官換來了巧克力,向他的阿姨要來了一束黃色玫瑰花,放學的午後,鼓起勇氣悄悄推開教室準備告白時,少女的眼淚卻撲簌簌地掉了下來。         「謝謝。」她顯得冷漠。     「妳不喜歡?」我生氣了,     「我差點要向那中尉下跪才換來的 喲 。」我委屈極了。     「我知道,你願意為我做任何事,不是嗎?」       她用台灣話,漲紅了臉,害臊不堪的說。     「你下次儘管來找我好了,我喜歡你。但別再去張羅什麼勞什子了。不過     我們永遠是好朋友,不可能變成別的。」( 6 )         原來,少女早就訂婚即將出嫁了。深受打擊的少年離開教室,傷心欲絕,後來也處心積慮地避而不見。但是懷著愛慕之情的少年在告白之前,

電影中的女性觀視

Laura Mulvey. After Images: On Cinema, Women and Chaning Times . 圖片來源:https://reurl.cc/xG3An E 女性觀者的觀視理論為何如此重要?莫薇( Laura Mulvey )在〈敘事電影與觀看快感〉( 1975 )一文中指出,在 1970 年代之前,電影中的觀看時常被預設為男性凝視( male gaze ),此種類型有二:偷窺( voyeurism )和拜物( fetishism )。窺視隱含著受罰的焦慮,這種焦慮伴隨著性快感;拜物則源自於閹割焦慮( castration ),意指小男孩在第一次看到母親的性器時,以為母親是被閹割的,為了否認這個焦慮,他會將發現性別差異的前一刻,將母親身上其他部位視為陽具的替代物,例如頭髮、臉、胸部、大腿,或者延伸至身上的裝飾物,例如高跟鞋、羽毛等,作為否認閹割的替代物,這種替代行為便是拜物。 [1] 當時莫薇認為主流電影中刻意營造出偷窺和物化女性的觀看方式,提供伴隨著性興奮的視覺快感。 [2] 莫薇後來在 1981 年的〈「視覺快感與敘事電影」的後繼想法〉繼續提出,觀眾若要認同觀看的主動位置,就僅能認同男主角的觀點,延續男性凝視的討論。 [3] 許多學者認為莫薇尚無指出女性觀者的主動性,所以紛紛提出女性可以是主動的觀看主體的討論。         竇恩( Mary Ann Doane )在〈電影與扮裝:理論化女性觀者〉( 1982 )一文中首度提出和莫薇完全不同的觀點,她認為女性在觀看其他女性的時候,會產生同理心,因此女性觀者與螢幕上的女明星之間的關係是親密的,既然主流電影是「男性主動、女性被動」,當女性觀者對螢幕上的被偷窺和物化的女性影像產生認同時,她感受到的便是一種被虐的快感。 [4] 莫薇和竇恩都致力於在「男性觀看,女人被看」的前提下提出女性觀者的觀看策略,但是她們的策略都仍是悲觀和消極地接受電影中女性觀者的消極位置,接著便有學者開始從同性戀、雙性戀的角度嘗試提出不同的觀看策略。 史黛西( Jackie Stacey )在〈迫切地追尋差異〉( 1987 )一文援引佛洛伊德( Sigmund Freud )提出小女孩在前依底帕斯時期( Pre-Oedipus )具有強烈依戀母親的慾望此一理論,提出女性也有主動慾望女性的可能,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