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精神分裂 — 曼谷想像

泰國大城臥佛 攝影/凃倚佩 ( 2011)

泰國暹羅廣場 攝影/凃倚佩 (2011)


「夢境往往混淆了最崇高的象徵和最卑俗的思考。」
 ─ 三島由紀夫,《曉寺》

三島由紀夫在1970年《曉寺》中書寫他到曼谷的觀察:「馬路上的三輪車往來穿梭,周邊水田的農民牽著背上落著烏鴉的水牛走過...到了夜裡,整個曼谷只剩下明月和星空,沿岸低矮的住家都是靠著佛龕前的一盞蠟燭度過夜晚。」我帶著對於三島由紀夫書中的懷舊前往曼谷仔細感受這座城市,卻發現它像是一顆精神分裂的腦袋,一張製作錯誤的錄音帶,一面撥放民謠,一面廉價電音。

舊城是感性感知的右腦,有著迷人的質純自然。大皇宮、佛寺、國會宮殿座落在此,城裡也到處可見泰國國王和王后的畫像。不論是宗教、政治或是精神生活,舊城充滿崇拜與服從的氣氛。大皇宮閃耀著皇家佛國的視覺震撼,必須以拋高的力道抬頭仰望才能一覽雄偉的建築群,穿梭於宮殿當中,到處都要仰望,進入佛寺則要脫鞋彎腰、雙手合十。神秘氛圍讓身為外國人的我漸漸讓位,我暫時不是我,所有形塑我的一切在這裡被一體化為齊平的卑微。這半城的人民謙虛、和善,只要合十感謝,對方也會報以親切回應,像是兩個出家人。這裡有一種互相尊重的自由,我想這也是觀光客享受的原因。泰國人願意低下頭來為成千上萬的觀光客洗腳按摩,我相信除了掙錢之外,其實應該有更大的宗教信仰,一種人與人的互相關懷作為支持,陌生人與陌生人當下接觸的剎那,互相珍惜的奇妙緣分。可惜觀光爆炸讓這股單純原始化為服務業的眾生相。

新城則是混亂失序的左腦,這裡充滿五光十色的消費。我選擇搭船從舊城前往新城,昭披耶河像是流貫心臟的大動脈,這條河共分有30個碼頭,將曼谷劃分為新舊兩半,抵達「Central」站接軌捷運,一下船便想著為何不以「終點」為此碼頭命名,而是「中央」,對我來說數字的錯置像是一種重新啟動的標記。密佈的百貨商圈,快速移動的步調,捷運劃過鐵軌的刺耳聲帶我進入一個熟悉的世界,像是回到台北。新城人的性格讓我大吃一驚,這裡和香港、東京、台北一樣散發著疏離感,這樣的熟悉卻也讓我感到失落。捷運車廂裡的螢幕撥放著千篇一律的偶像廣告,那些白皙的泰國偶像看起來跟日本、韓國偶像都差不多,耳邊有呢喃低語的英語、泰語和無法辨識的語言,學生和上班族低頭玩著自己的I Phone。全球化的結果讓我就算離開台灣也可以感受到台灣,那些慢慢卸下的自己又慢慢拼湊回來。新城的背後有著資本主義怪獸的操控,將歡愉的罪惡塞進人們的喉嚨,讓他們吞嚥,無法思考,像是沒有器官的身體,沒有快樂,痛苦也不重要。這裡映照著全球化的奇觀,我們共同的語彙是麥當勞和星巴克。

我看著這座城市一分為二,迥異的性格讓我感到焦慮,好像唯有消費才能安心,一杯咖啡可以交換休息的座位。就在一片混亂當中行至座落在商圈中的曼谷藝術文化中心,這裡像是一座中間島嶼,可以暫時遠離外頭的喧囂。走進一家掛滿電影海報的咖啡店,喝著「合理價位」的熱奶茶,和櫃台的工作人員聊天,有位曼谷文青告訴我附近有一家撥放獨立電影的「Lido」戲院,但是近期撥放的是歐洲電影和中國電影,沒有撥放泰國獨立電影,非常可惜。離開咖啡店後進入特展區,這期主題為「Emerging Patterns」,藝術家運用鄉下隨處可見的芭蕉葉進行普普藝術的創作,或用傳統皮影戲來表現戰爭議題等。接著走進電影短片節,其中一個作品「Change」探討一個年輕人如何自我檢視與不斷探問,渴望帶來一些改變。另外還有以市井小民的日常生活為主題的紀錄片。在一個精神分裂的城市裡頭,有一群人能夠提供一些反思的觀點,或是新穎的想像,走進這麼一處清新角落,對我來說像是避難所。

離開曼谷的早晨,我走出監獄般的時尚旅館,旅館外有許多路邊攤,我用25塊泰銖買了當地居民供神用的蓮花,雙手合十對小販表示感謝,她突然開心地驚呼著好久沒有人對她這麼做,熱情地拍著我的肩膀和我道別。這趟旅程感受新舊城不同的氛圍是最大的震撼,不但無法貼近三島描繪的曼谷夢,反而像是步入村上春樹《1Q84》中變形城市的奇幻氛圍。儘管旅遊書上提供了許多新奇有趣的景點,漫步這座城市,我的耳朵裡傳來紛雜的語言,街道上傳來複雜的氣味,奇怪的語言,奇怪的氣味,奇怪的眼神,奇怪的景觀。在一種主客體逆轉的情況之下,我感受到自己不斷在異化當中溢離。我並沒有成功地在這趟旅程中放下煩惱重新得到充電的氣力,反倒這麼赤裸的觀察與感受,讓我像是行走於真實和虛幻之間受到各種召喚的幽靈,還在迷離中慢慢甦醒。

原文發表於《今藝術》,2011年11月副刊。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論蔡明亮電影中的女性主義敢曝 — 以《洞》和《天邊一朵雲》為例

http://pic.pimg.tw/bonsaiho/1393482568-1501388327.jpg?v=1393482569 http://www.impawards.com/2007/wayward_cloud_xlg.html 摘要 本論文著重於從女性主義的角度分析馬來西亞籍導演蔡明亮兩部作品《洞》( The Hole )和《天邊一朵雲》( The Wayward Cloud )中的女性主義敢曝。筆者意欲將蔡明亮的作品與相關的電影理論、敢曝理論、視覺理論、精神分析理論,透過分析電影中的場面調度、演員動作與表演、聲音以及攝影機的運動與敘事脈絡的呈現,探討蔡明亮如何在《洞》中以敢曝的歌舞劇表現女性的慾望和強而有力的主體,此強而有力的敢曝女性形象如何顛覆父權社會中的女性形象,後來在《天邊一朵雲》蔡明亮更進一步運用敢曝批判性、性別和色情。在這兩部電影當中,蔡明亮雙管齊下運用縫合效果與疏離效果,一方面將女主角的主動觀視與觀者的觀看縫合,一方面又運用疏離效果打斷觀者的觀看,回到中立的觀看位置,如此既親近又疏離的辨證形式,提供女性觀者更客觀的方式觀看,不受固定意識形態的侷限,召喚女性觀者享受擺盪於主、客體之間多元的觀看快感。 本論文共分為三大章,第一章回顧敢曝理論,並探討歌舞電影與敢曝的關係,第二章應用敢曝的理論檢視《洞》和《天邊一朵雲》,探討蔡明亮如何運用扮裝表現女性千面女郎的形象,並且表現女性充滿力量的慾望主體,再提出蔡明亮如何在《天邊一朵雲》中發揮敢曝的嘲諷與批判特質,顛覆 A 片中的性、性別與色情。第三章先回顧女性觀者的理論,再分析蔡明亮如何運用縫合效果與疏離效果,創造出能夠提供女性觀者擺盪於主、客體之間多元的觀看快感。 關鍵字:蔡明亮、《洞》、《天邊一朵雲》、敢曝、女性主義敢曝、女性觀者、縫合、疏 離效果 Abstract This thesis discusses the representation of feminist camp in Tsai Ming- Liang’s two films — The Hole and The Wayward Cloud from a feminist perspective. This thesis will explor

新美街 戀人絮語:重返葉石濤〈巧克力與玫瑰花〉中的愛情時刻

Roland Barthe. A Lover's Discourse:Fragments .  圖片來源:https://reurl.cc/6aqxOb 「 我當上助教不久的時候,有天進來了一位新助教,是個女的。年紀跟我差不多一樣大,穿著白衣黑裙。那時代的年輕女子很少穿裙子的,多是穿燈籠褲的居多;這是『戰時體制』下的裝束,日本人很有團隊精神,大家雖認為燈籠褲不美觀,會失去女性的嫵媚,但不敢有所異議,照穿不誤。我以為這新來的助教是日本人,也就不太理會。 一來是她講得是一口滿好聽的『奈良腔』日語,二來是她舉止動作非常拘束謹慎,又姓『井原』,怎麼看也不像台灣人。她的臉淺黑,特別是挺拔的鼻子,令人憶起了愛琴海希臘民族的古典性秀美。她真是難得一見的美女,她孅巧的肢體洋溢著羚羊般活潑的氣息。」 ─葉石濤,〈巧克力與玫瑰花〉。           距今 70 多 年的漫漫夏日(註 1 ),每天必到米街(新美街)徘徊的 19 歲少年,為的是偷偷觀察一位住在洋樓裡的神祕少女。她和他年紀差不多,是他任教學校的同事,比起當時為了服膺「戰時體制」而不得不穿著燈籠褲的女孩們,這位白衣黑裙的少女,不但多了分出眾的俏麗,她「奈良腔」的談吐,拘束謹慎的舉止,更凸顯了優雅的日式教養。這位姓「井原」的少女,又有著「猶如愛琴海希臘民族的古典美」,淺黑的肌膚、孅巧的肢體,羚羊般的活潑氣息,這樣的形象深深烙印在少年心中。         為了表達對少女的愛慕,少年在物資匱乏的戰後年代,將珍藏的唱片拿到日本空軍基地向飛行官換來了巧克力,向他的阿姨要來了一束黃色玫瑰花,放學的午後,鼓起勇氣悄悄推開教室準備告白時,少女的眼淚卻撲簌簌地掉了下來。         「謝謝。」她顯得冷漠。     「妳不喜歡?」我生氣了,     「我差點要向那中尉下跪才換來的 喲 。」我委屈極了。     「我知道,你願意為我做任何事,不是嗎?」       她用台灣話,漲紅了臉,害臊不堪的說。     「你下次儘管來找我好了,我喜歡你。但別再去張羅什麼勞什子了。不過     我們永遠是好朋友,不可能變成別的。」( 6 )         原來,少女早就訂婚即將出嫁了。深受打擊的少年離開教室,傷心欲絕,後來也處心積慮地避而不見。但是懷著愛慕之情的少年在告白之前,

電影中的女性觀視

Laura Mulvey. After Images: On Cinema, Women and Chaning Times . 圖片來源:https://reurl.cc/xG3An E 女性觀者的觀視理論為何如此重要?莫薇( Laura Mulvey )在〈敘事電影與觀看快感〉( 1975 )一文中指出,在 1970 年代之前,電影中的觀看時常被預設為男性凝視( male gaze ),此種類型有二:偷窺( voyeurism )和拜物( fetishism )。窺視隱含著受罰的焦慮,這種焦慮伴隨著性快感;拜物則源自於閹割焦慮( castration ),意指小男孩在第一次看到母親的性器時,以為母親是被閹割的,為了否認這個焦慮,他會將發現性別差異的前一刻,將母親身上其他部位視為陽具的替代物,例如頭髮、臉、胸部、大腿,或者延伸至身上的裝飾物,例如高跟鞋、羽毛等,作為否認閹割的替代物,這種替代行為便是拜物。 [1] 當時莫薇認為主流電影中刻意營造出偷窺和物化女性的觀看方式,提供伴隨著性興奮的視覺快感。 [2] 莫薇後來在 1981 年的〈「視覺快感與敘事電影」的後繼想法〉繼續提出,觀眾若要認同觀看的主動位置,就僅能認同男主角的觀點,延續男性凝視的討論。 [3] 許多學者認為莫薇尚無指出女性觀者的主動性,所以紛紛提出女性可以是主動的觀看主體的討論。         竇恩( Mary Ann Doane )在〈電影與扮裝:理論化女性觀者〉( 1982 )一文中首度提出和莫薇完全不同的觀點,她認為女性在觀看其他女性的時候,會產生同理心,因此女性觀者與螢幕上的女明星之間的關係是親密的,既然主流電影是「男性主動、女性被動」,當女性觀者對螢幕上的被偷窺和物化的女性影像產生認同時,她感受到的便是一種被虐的快感。 [4] 莫薇和竇恩都致力於在「男性觀看,女人被看」的前提下提出女性觀者的觀看策略,但是她們的策略都仍是悲觀和消極地接受電影中女性觀者的消極位置,接著便有學者開始從同性戀、雙性戀的角度嘗試提出不同的觀看策略。 史黛西( Jackie Stacey )在〈迫切地追尋差異〉( 1987 )一文援引佛洛伊德( Sigmund Freud )提出小女孩在前依底帕斯時期( Pre-Oedipus )具有強烈依戀母親的慾望此一理論,提出女性也有主動慾望女性的可能,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