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那嘹亮的聲音在雪夜裡迴盪良久 — 越後妻有紀行


《影向之家》作品外,蜘蛛於樹葉間縝密結網有如蠶繭狀一景。攝影︱凃倚佩

表現神靈附體,必然出現在一個榻榻米左右的狹小空間,依代的靈魂必須在神明降臨之處舞蹈。

  李御寧著,沈文訓譯,《日本人的縮小意識—豆物狂的傳奇》,2008202

這篇文章的重點不在完整描繪這趟五天四夜的旅程,而是在難以描繪的此刻才能真正開始去碰觸充盈於記憶,卻難以透過語言來表述的獨特經驗。萬籟俱寂的世界中,有只屬於越後妻有藝術祭,如霧如煙,卻深深烙印在心中的面貌。

面對難以全覽的展覽尺度,我們在第一天的旅程選擇官方路線—松代巴士線在三個半小時的迷你旅程中可以觀賞十件作品。首站抵達舊奴奈川小學,已無學生的小學校,一入門吸引我的除了鞍掛純一(Junichi Kurakake)與藝術大學學生與志工們一同留下鑿痕的木刻版畫《來自大地的禮物》;還有看似仍在施工中的咖啡廳,以木工車床繫上螢光纜繩所佈置而成的桌椅,讓人一時之間還以為此處仍在施工中,轉身看見幾件川俁正(Tadashi Kawamata)隨性點綴線條的泥造杯,漸漸有了頭緒,似乎正在這樣的氣氛當中,空間未死,時間彷彿還在「細作」。

接著來到莆生.舊室岡醫院,志工提醒韓國藝術家李昢的《醫生之家》作品一樓廊道不可拍照,收起相機,躡手躡腳進入展間,被一股深沉的黑暗所包圍,只剩微弱螢光指引,如屢薄冰,身體的感覺和從地板延伸到天花的銀色錫箔融為一體,此時感受到一種沒有語言可以形容的破碎。踏上二樓的展間,一邊是整齊的四道門面,另一邊卻是破碎的鏡面,站在這裡,完好與碎裂並存,好像瞭解了精神分裂的影像世界。帶著微微的震盪繼續前行,一整面盎然綠意湧入眼簾,樓梯玄關處的長型窗框,將外面的山林引渡了進來,這一幕容易讓人忘記一座深沉幽暗的黑色靈壇也悄立在一旁。恍惚之間,看見舊時醫生駐診於此深雪地區用過的醫療用具、翻閱過古書紙頁、所有的器物被完好地塵封,但是似乎別有用意地用稻草繩牆隔開觀者的視線。遊蕩在鏡與鏡的空間當中,感受自己也在閃瞬之間被遙遠的無名者以高速快門攝走了一部分靈魂。

韓國文學教授李御寧在談論日本舞蹈與神梯的關係時,從日本舞蹈旋轉、沒朝天飛翔的動作來切入神靈附體的「依代」,縮小身體、蹲低腰身的動作,是為了讓神降臨到身邊,像巫師 —「依代」的舞者,等候著神靈降臨。在欣賞越後妻有幾件作品之後,強烈感受到依代顯靈的時刻,擴張我們尋常的空間,每一個與藝術祭有關的細節,都相互牽引着這樣不尋常的時刻,帶領著觀眾的意識逡巡於日常生活難以發現的神秘空間之中,我這樣的體會,到了大卷伸嗣(Shinji Ohmaki)的《影向之家》達到高點。

      門口有著一顆如月亮般的球形小燈泡,上面以毛筆字寫下「影向之家」四字,「影向」有神明將臨、現身之意[2],在未能究竟之時貓步進入展間,看見一盞自天花垂下的燈泡,忖度於一彎身的鏽釘上,繞啊繞地,視覺暫留的交互影像,肉眼所見的不再是分明的燈、釘,而是由光影、速度所構成的光之鐘,既像紀錄時間的時鐘,又像守護主星的忠誠衛星所散發出的光芒。來自台灣的志工悄聲來到,提醒我們依序上樓前往第二展間,此時再度陷入全然漆黑,上下樓梯動作間,僅能隨著點點螢光引領彎身坐下⋯一個泡泡在細碎的機械聲響當中緩緩上升,啵!在靜悄悄的空間當中,它破掉的聲音就像蟬翼被風穿透的瞬間,生命的狀態發生了改變。底下似有溫熱的水氣持續在機械的運動當中再度使泡泡充盈霧氣、飽滿、上升、漂浮、破碎。如此簡單的動作卻極為震撼人心,這一幕真猶有神明降臨,多麼想要永遠在心裡珍藏這驚奇的一刻。

      整天下來,旅程已默默已進入尾聲,夕陽西下,巴士停在英國藝術家理查德.狄肯(Richard Deacon)的巨管雕塑《山》(Mountain)前,它自2006年就豎立在此,凹折彎曲之處似有生命般,與山一起生鏽、蒼老。轉身遠望,越後妻有著名的梯田,一塊、一塊,整齊劃一又蓬鬆柔軟彼此相依,如安可曲般豪氣地映現眼前。

參考資料:
1.     北川富朗,大地藝術祭執行委員會作;張玲玲、謝晴譯,《大地藝術季越後期有三年展:里山藝術巡禮》,台北:遠流,2018
2.     李御寧著,沈文訓譯,《日本人的縮小意識—豆物狂的傳奇》,台北:漫遊者文化,2008
3.     川端康成著,蕭羽文譯,《雪鄉》,台北:志文,1991



[1] 語出川端康成小說《雪鄉》,全文為:「她的話聲優美而又近乎悲戚,那嘹亮的聲音在雪夜裡回蕩良久。」,緊接於女子葉子與車站站長對話之後之第三人稱角度對她的描繪。參考:川端康成著,蕭羽文譯,《雪鄉》,台北:志文,1991,頁11
[2] 參考:https://kotobank.jp/word/%E5%BD%B1%E5%90%91-443092

原文刊登於典藏𠂆藝術網 2018.08.29 
https://artouch.com/artouch2/content.aspx?aid=2018082915979&catid=03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論蔡明亮電影中的女性主義敢曝 — 以《洞》和《天邊一朵雲》為例

http://pic.pimg.tw/bonsaiho/1393482568-1501388327.jpg?v=1393482569 http://www.impawards.com/2007/wayward_cloud_xlg.html 摘要 本論文著重於從女性主義的角度分析馬來西亞籍導演蔡明亮兩部作品《洞》( The Hole )和《天邊一朵雲》( The Wayward Cloud )中的女性主義敢曝。筆者意欲將蔡明亮的作品與相關的電影理論、敢曝理論、視覺理論、精神分析理論,透過分析電影中的場面調度、演員動作與表演、聲音以及攝影機的運動與敘事脈絡的呈現,探討蔡明亮如何在《洞》中以敢曝的歌舞劇表現女性的慾望和強而有力的主體,此強而有力的敢曝女性形象如何顛覆父權社會中的女性形象,後來在《天邊一朵雲》蔡明亮更進一步運用敢曝批判性、性別和色情。在這兩部電影當中,蔡明亮雙管齊下運用縫合效果與疏離效果,一方面將女主角的主動觀視與觀者的觀看縫合,一方面又運用疏離效果打斷觀者的觀看,回到中立的觀看位置,如此既親近又疏離的辨證形式,提供女性觀者更客觀的方式觀看,不受固定意識形態的侷限,召喚女性觀者享受擺盪於主、客體之間多元的觀看快感。 本論文共分為三大章,第一章回顧敢曝理論,並探討歌舞電影與敢曝的關係,第二章應用敢曝的理論檢視《洞》和《天邊一朵雲》,探討蔡明亮如何運用扮裝表現女性千面女郎的形象,並且表現女性充滿力量的慾望主體,再提出蔡明亮如何在《天邊一朵雲》中發揮敢曝的嘲諷與批判特質,顛覆 A 片中的性、性別與色情。第三章先回顧女性觀者的理論,再分析蔡明亮如何運用縫合效果與疏離效果,創造出能夠提供女性觀者擺盪於主、客體之間多元的觀看快感。 關鍵字:蔡明亮、《洞》、《天邊一朵雲》、敢曝、女性主義敢曝、女性觀者、縫合、疏 離效果 Abstract This thesis discusses the representation of feminist camp in Tsai Ming- Liang’s two films — The Hole and The Wayward Cloud from a feminist perspective. This thesis will explor

新美街 戀人絮語:重返葉石濤〈巧克力與玫瑰花〉中的愛情時刻

Roland Barthe. A Lover's Discourse:Fragments .  圖片來源:https://reurl.cc/6aqxOb 「 我當上助教不久的時候,有天進來了一位新助教,是個女的。年紀跟我差不多一樣大,穿著白衣黑裙。那時代的年輕女子很少穿裙子的,多是穿燈籠褲的居多;這是『戰時體制』下的裝束,日本人很有團隊精神,大家雖認為燈籠褲不美觀,會失去女性的嫵媚,但不敢有所異議,照穿不誤。我以為這新來的助教是日本人,也就不太理會。 一來是她講得是一口滿好聽的『奈良腔』日語,二來是她舉止動作非常拘束謹慎,又姓『井原』,怎麼看也不像台灣人。她的臉淺黑,特別是挺拔的鼻子,令人憶起了愛琴海希臘民族的古典性秀美。她真是難得一見的美女,她孅巧的肢體洋溢著羚羊般活潑的氣息。」 ─葉石濤,〈巧克力與玫瑰花〉。           距今 70 多 年的漫漫夏日(註 1 ),每天必到米街(新美街)徘徊的 19 歲少年,為的是偷偷觀察一位住在洋樓裡的神祕少女。她和他年紀差不多,是他任教學校的同事,比起當時為了服膺「戰時體制」而不得不穿著燈籠褲的女孩們,這位白衣黑裙的少女,不但多了分出眾的俏麗,她「奈良腔」的談吐,拘束謹慎的舉止,更凸顯了優雅的日式教養。這位姓「井原」的少女,又有著「猶如愛琴海希臘民族的古典美」,淺黑的肌膚、孅巧的肢體,羚羊般的活潑氣息,這樣的形象深深烙印在少年心中。         為了表達對少女的愛慕,少年在物資匱乏的戰後年代,將珍藏的唱片拿到日本空軍基地向飛行官換來了巧克力,向他的阿姨要來了一束黃色玫瑰花,放學的午後,鼓起勇氣悄悄推開教室準備告白時,少女的眼淚卻撲簌簌地掉了下來。         「謝謝。」她顯得冷漠。     「妳不喜歡?」我生氣了,     「我差點要向那中尉下跪才換來的 喲 。」我委屈極了。     「我知道,你願意為我做任何事,不是嗎?」       她用台灣話,漲紅了臉,害臊不堪的說。     「你下次儘管來找我好了,我喜歡你。但別再去張羅什麼勞什子了。不過     我們永遠是好朋友,不可能變成別的。」( 6 )         原來,少女早就訂婚即將出嫁了。深受打擊的少年離開教室,傷心欲絕,後來也處心積慮地避而不見。但是懷著愛慕之情的少年在告白之前,

電影中的女性觀視

Laura Mulvey. After Images: On Cinema, Women and Chaning Times . 圖片來源:https://reurl.cc/xG3An E 女性觀者的觀視理論為何如此重要?莫薇( Laura Mulvey )在〈敘事電影與觀看快感〉( 1975 )一文中指出,在 1970 年代之前,電影中的觀看時常被預設為男性凝視( male gaze ),此種類型有二:偷窺( voyeurism )和拜物( fetishism )。窺視隱含著受罰的焦慮,這種焦慮伴隨著性快感;拜物則源自於閹割焦慮( castration ),意指小男孩在第一次看到母親的性器時,以為母親是被閹割的,為了否認這個焦慮,他會將發現性別差異的前一刻,將母親身上其他部位視為陽具的替代物,例如頭髮、臉、胸部、大腿,或者延伸至身上的裝飾物,例如高跟鞋、羽毛等,作為否認閹割的替代物,這種替代行為便是拜物。 [1] 當時莫薇認為主流電影中刻意營造出偷窺和物化女性的觀看方式,提供伴隨著性興奮的視覺快感。 [2] 莫薇後來在 1981 年的〈「視覺快感與敘事電影」的後繼想法〉繼續提出,觀眾若要認同觀看的主動位置,就僅能認同男主角的觀點,延續男性凝視的討論。 [3] 許多學者認為莫薇尚無指出女性觀者的主動性,所以紛紛提出女性可以是主動的觀看主體的討論。         竇恩( Mary Ann Doane )在〈電影與扮裝:理論化女性觀者〉( 1982 )一文中首度提出和莫薇完全不同的觀點,她認為女性在觀看其他女性的時候,會產生同理心,因此女性觀者與螢幕上的女明星之間的關係是親密的,既然主流電影是「男性主動、女性被動」,當女性觀者對螢幕上的被偷窺和物化的女性影像產生認同時,她感受到的便是一種被虐的快感。 [4] 莫薇和竇恩都致力於在「男性觀看,女人被看」的前提下提出女性觀者的觀看策略,但是她們的策略都仍是悲觀和消極地接受電影中女性觀者的消極位置,接著便有學者開始從同性戀、雙性戀的角度嘗試提出不同的觀看策略。 史黛西( Jackie Stacey )在〈迫切地追尋差異〉( 1987 )一文援引佛洛伊德( Sigmund Freud )提出小女孩在前依底帕斯時期( Pre-Oedipus )具有強烈依戀母親的慾望此一理論,提出女性也有主動慾望女性的可能,這